很多朋友想了解關於金沙音樂劇的一些資料信息,下麵是(揚升資訊www.balincan8.com)小編整理的與金沙音樂劇相關的內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音樂劇《金沙》介紹
大型音樂劇《金沙》
公元二零零一年冬天的一個晚上,金沙考古工地被籠罩在夜色之中,地麵下的兩公分,被囚禁了幾千年的幽靈們聽到了奇異的召喚。一艘來自遙遠星係的飛船光臨地球,一棵早已幹枯的古香果樹落下了一片葉子,一個考古學家在這片廢墟前停下了腳步。
考古學家沙在工地上徘徊,他拾起了那片樹葉,但他不知道,這墜落的樹葉預言了一個奇妙的故事。
由隕石、花朵、烏木、金箔上的魚和飛鳥化身的火神仙、花大姐、木頭醜、小魚和一個叫金的女子,這些故事中的人物在暗影中,決定幫助沙發現金沙的秘密,但人類慣於遺忘的天性讓沙對一切都茫然無知,他更無從想起金和自己被埋藏在無盡的記憶之中的愛情。
但樹葉上的故事是這麽寫的,回憶決不會是徒勞的,帶他去回憶!
木頭醜們帶著沙走上了回憶的旅程。
花大姐在考古學家的旅程上安排了一場盛宴,希望芬芳的花香和美酒把他喚醒;
火神仙相信戰爭和災難更容易喚醒人們最深刻的回憶,他讓考古學家在戰場上遭遇自己的愛情;
木頭醜將沙帶回古老的祭祀場景,讓他在人和自然的對話以及沙和金最初的相遇中找到回憶。
沙和金總是一次次的錯過。然而,在大家的努力下,沙的記憶之門也漸漸打開,他問自己,所有的生靈都有記憶。可為什麽自以為是萬物靈長的人類,卻喪失了那麽多的回憶?
這是一個關於遺忘和回憶的故事,在旅程結束的時候,沙幾乎找到了他的回憶。但故事中的角色們卻要吹起那片葉子,和他告別。
故事的結尾是這麽寫的,隻有這樣的忘記才能讓他找到真正的記憶。
在大家離去後,沙終於發現了兩公分下的奇跡。
金沙曆史創造背景介紹
“金沙遺址”是2002年發現於成都市西郊蘇坡鄉金沙村。遺址出土的珍貴文物多達千餘件,包括:金器30餘件、玉器和銅器各400餘件、石器170件、象牙器40餘件,出土象牙總重量近一噸,此外還有大量的陶器出土。從文物時代看,絕大部分約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年代距今大約在3200年到2800年之間少部分為春秋時期。
“金沙遺址”這一區域很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時期成都地區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說,成都市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類文明的出現。從遺址出土的玉戈、玉瑗等文物表明“金沙文化”不是孤立的,它與黃河流域文化和長江下遊的“良渚文化”有深刻的內在聯係,證明了中華文化的多元一體,引起了國內外的廣泛關注。
2004年2月19日美國駐華大使雷德(ClarkRandt)先生鄭重地將4.5萬美圓的大使基金捐獻給了金沙遺址的文物保護單位,這是當年全世界44處文物得到此項捐款金額排名第二的單位,體現了世人對“金沙遺址”發現的重視。
發現於唐代蜀王王建的墓室,刻於棺床的正麵和左右兩側的二十四伎樂圖,共24人,除中間兩人相對起舞,其餘22人正在演奏不同的樂器,是極為珍貴的樂舞圖。它是迄今為止考古發現的唯一完整的反映唐代及前蜀宮廷樂隊組合的文物遺存,在中國音樂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我們正是基於對“金沙”、“二十四伎樂”的熱愛和尊敬,創作出音樂劇《金沙》就是希望創造極具吸引力的觀賞效果和高品質的藝術價值,重塑一個全世界都會為之心動的“中國金沙”,一個保存著古典風範又體現了現代情懷的永恒的“金沙”,還將致力於在全國乃至全世界樹立一個城市獨特的文化形象,獲取效益,同時,讓更多的人知道《金沙》,讓更多的人知道《金沙》所代表舉世矚目的“金沙”——重現神秘的東方馬雅文明,讓更多的知道“金沙”所代表的成都和成都平原的文化奇跡。
音樂劇《金沙》是由成都市文化局、成都市廣播電視局、成都日報報業集團等單位按政府引導、市場主導、企業化經營、規範化管理的模式共同投巨資合力打造的,搶占西部演藝文化至高點的重點項目,以此打造一張耀眼的城市文化名片。“金沙”形象的樹立對於成都意味著什麽,它不但會鞏固“金沙”在考古、旅遊領域的地位,也將會使“金沙”所在的成都市步入“世界名城”的行列。
《金沙》八大看點
■音樂過耳難忘
三寶是國內頂尖級曲作家,譜寫了《不見不散》《暗香》等膾炙人口的歌曲。《金沙》的音樂中既有琅琅上口、帶著流行色彩的情歌,又有大氣磅礴、充滿史詩情懷的交響樂。歌曲《忘記》《當時》《花間》《總有一天》過耳難忘,易於傳唱。
■劇情纏綿悱惻
著名編劇關山是《金沙》劇本(包括歌詞)的創作者。《金沙》講述一個現代考古學者“沙”與3100年前在金沙遺址生活的“金”跨越時空的愛情故事,劇情纏綿悱惻。
■演員實力非凡
《金沙》首選了國內實力新人。李金哲是最為高大帥氣的沙,音色渾厚高昂;“金”姚貝娜現就讀於中國音樂學院民族聲樂係,音色純淨而富有穿透力。“沙”張博曾在《淩雲壯誌包青天》《人生幾度秋涼》等電視劇中飾演重要角色,是三寶欽點的演員。譚維維早已成名,音色清亮高亢,極具爆發力。
■場景美輪美奐
時而是紗簾掩映,龍舟輕搖的“芙蓉古城”,時而是金戈鐵馬、殺聲震天的古戰場,時而是圓月高升、鼓聲轟鳴的原始祭祀台,美如神話世界。透明的象牙燈、剪紙藝術製作的成都街道牌坊、幽靜茂密的水草叢,古金沙王國宛然如生。
■音響世界一流
《金沙》的音響特地花費300萬元,從美國進口了世界頂級音響MEYERSOND係統,它被譽為音響中的“勞斯萊斯”,完美音效為觀眾營造出時空交錯的空曠感。據悉,美國紐約的卡內基音樂廳、世界著名三大男高音的紫禁城演唱會,就是使用的這種音響產品。
■服裝華彩斑斕
《金沙》的服裝設計獨具匠心。劇中的服裝有360套之多,女主角金在劇中共有3套服裝,時而是羽翼斑斕的太陽神鳥、時而是純潔無瑕的白衣采桑女、時而是風情綽約的吹葉樂伎。而僅火神仙的大翻領火紅色真皮大衣,造價就達兩萬多元。
■燈光如夢如幻
《金沙》的燈光將采用全球一流的全數字化燈光係統,將舞台營造成如夢如幻的神話世界,這套燈光係統的總造價高達200多萬元。舞台上燈光與多媒體技術的配合,使舞台不時出現芙蓉花簇盛開、明月高升、落葉翩飛、風沙撲麵、火光騰空等3D動畫背景,美不勝收。
■舞蹈張力十足
《金沙》有男女的歡愛纏綿之舞,有原始祭祀的粗獷舞蹈,有沙場殺戮碰撞的激烈群舞,風格多樣,張力十足。
■金沙文化生動表現
金沙考古發現、成都的永陵以及三星堆,通過該劇生動地展現出來。金沙遺址的太陽神鳥金箔、碩大的古象牙、千年烏木,永陵的二十四伎樂,三星堆出土的青銅神樹,或化身成舞台上布景,或化身為活潑的、血肉飽滿的人物,演繹出這片古老而富饒的土地上美麗而浪漫的傳說。
《金沙》主創名單
作曲、總導演:三寶(著名作曲家、指揮家)
編劇、導演:關山(著名編劇)
執行導演:劉天池(青年導演)
舞蹈總監:朱永龍(著名編導<中國香港>)
編舞:韋強(著名編舞)
舞台總監:朱一公(著名舞台總監)
音響設計:金少剛(著名音響設計師)
舞美設計:張慧(著名舞美設計師)
燈光設計:邢辛(著名燈光設計師)
服裝設計:文戈(著名服裝設計師)
多媒體設計:王蓬(著名畫家、<美籍藝術家>)
製作人:李蘇友(著名音樂製作人)
出品人:業丹
中國出名的音樂劇有哪些?
中國出名的音樂劇有《白毛女》、《金沙》、《白蛇傳》、《蝶》、《啊!鼓嶺》等。
一、《白毛女》
白毛女起源於晉察冀邊區白毛仙姑的民間傳說故事中的主人公“喜兒”,其因飽受舊社會的迫害而成為少白頭,顧名思義被稱作“白毛女”。
1945年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據此集體創作出歌劇《白毛女》。此作品後來被改編成多種藝術形式,經久不衰。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一特殊時期創作的文藝作品成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
二、《金沙》
《金沙》是由李蘇友製作,三寶作曲導演的一部音樂劇。該劇講述了男女主角“金”和“沙”之間跨越三千年的淒美永恒的愛情故事,通過優美的音樂和完美的舞台呈現,再現3000年前古蜀王都的恢弘場景。
三、《白蛇傳》
《白蛇傳》是李盾創作的第一部音樂劇,創作於1997年,被稱為中國第一部成功改編民間故事成音樂劇的典範。劇情圍繞著中國民間神話許仙與白蛇的愛情故事展開,但卻以不同的演出形勢帶來全新的視覺與聽覺享受。
四、《蝶》
《蝶》是鬆雷集團出品的音樂劇,自公演以後,收到眾多海內外演出商的邀請,正是因為它極好的融合了中西方文化精髓,被稱為“中國音樂劇史詩之作”。
五、《啊!鼓嶺》
《啊!鼓嶺》是由中宣部《黨建》雜誌社和全國婦聯宣傳部共同策劃主辦的音樂劇。該劇取材於美國人加德納與福州鼓嶺的故事,由著名音樂劇製作人李盾、著名音樂人金培達以及來自美國百老匯、加拿大等地的藝術家曆時3年創作並打造完成,再現了中美人民跨越90年的友誼佳話。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呢。